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
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

大聖,真正的大聖,我們看中國、外國,他們一生幾乎都是從事於真正的聖賢事業,是什麼?教學,孔孟教學,釋迦牟尼佛教學,摩西、耶穌教學,而且是義務的教學。所以教學,古今中外都認為這是神聖的事業,這不是普通的行業,神聖的事業。教學的人一生物質生活一定非常清淡,因為他不從事於營利事業。古時候教學沒有收學費的,老師生活怎麼辦?學生家長供養,沒有限制的。富貴人家的子弟,逢年過節多送一點禮物給老師;家庭清寒很清苦的,小孩讀書讀得很好、很用功的,甚至於老師還要幫助學生家庭生活。所以中國自古以來,老師雖然很清寒,窮秀才,但是在社會上是非常受人尊敬的。換句話說,他有精神生活,物質生活很貧乏,精神生活那是很豐盛的,社會大眾讚歎尊崇。第二個行業就是醫生,這兩個行業在古時候是社會大眾尊重的,醫生治病救人也是不要錢的,醫藥費花了多少,病治好了再說,治病期間決定不收醫藥費,救人第一。所以這兩種人在中國社會是備受尊崇的,就是一個是教書的,一個是醫生。
現在都不行,變質了,現在教書的,聽說老師上課的時候教的課程教一半,另外一半要上他的補習班,要繳費,教育變成商業,老師變成商人;醫生也要談價錢,不給錢不治病,也都是商人。從前有士農工商,現在全部都變成商人了。社會變了,整個地球是個商業化的地球,無論什麼人都在經商,無論哪一行都是商業。商,人之必爭,這是利益,孟子就說得很好,孟子見梁惠王,跟梁惠王提到的,他說了一句名言,「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」,你這個國家從上到下統統都爭利,這還得了!這個國家就到危亡的時候。怎麼救?回過頭來,行仁、行義,那就是要把教育擺在第一,這個教育是倫理的教育、道德的教育、因果的教育,用中國人所講的宗教的教育。中國自古以來,宗教就有三家,儒釋道三家。宗教這兩個字怎麼講法要搞清楚,宗的意思很多,最重要的三個意思,主要的、重要的、尊崇的;教,教是教育、教學、教化。宗教連起來,那就是主要的教育、重要的教學、尊崇的教化,是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宗教。宗教是教育,不是迷信,儒釋道在中國傳統上也稱為三家,也稱為三教,所謂三教九流,它是教育,它是學派。可是現在?現在也變質了,這都是很不正常的現象。

最新上傳 Latest posts

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 十个教学为先是“净空老法师”为了挽救社会人心,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命脉,为了世界和平,而在斯里兰卡首先提出十个教学为先。 老法师写的《教学为先》: 孝是中华文化根,敬是中华文化本。落实在孝亲尊师。中华传统文化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是也。文化是民族之灵魂,教育是文化之生机。故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仁义礼智信,五常、五戒。人弃常则妖兴。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礼,是道德最后底线,失则天下大乱。人性本善,本善即是佛性。故释迦曰: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佛,福惠圆满具足之人也。